金安新闻网投稿邮箱:jaxww1292@163.com
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中心 > 金安要闻
拔“穷根” 教育先行——六安市金安区教育扶贫工作纪实
字体【 】  编辑日期:2018/10/11  来源:金安新闻网  编辑:网站编辑    阅读次数:次  [ 关 闭 ]
   巍巍大别山,孕育了老区人民的立德、奉献、创新、图强的精神,悠悠淠河水流淌着老区人民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一心、勇当前锋的血液。举全力,拔“穷根”,金安教育人扶贫攻坚战犹酣。  
                                   
                                         不让一个孩子因残因贫辍学 
    家住张店镇双庙村的智障儿童小文(化名)妈妈说:“老师来送教后,孩子的进步很大,现在不仅认识了许多汉字,简单的算术也会了,而且多动症的毛病也好了很多。非常感谢‘送教上门’的老师们。” 
    
    2016年开始,金安区在全省率先开展送教上门工作,实现全覆盖。按户籍地落实送教上门包保,要求每生每周至少上门送教1次,全区适龄残疾儿童少年525人,其中随班就读278人,特教入学送教92人,区内学校送教155人;落实“三制”(报告制、台账制、月报制),建立全区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过程反馈平台,送教实时定位,为送教上门提供动态反馈。一生一案,量体裁衣,尽最大可能给予关心与温暖,让他们向正常孩子一样学习和生活。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愿景变实景 
    在农村,最好的房子是学校。改善硬件换“贫貌”。近年来,金安区累计投入7.53亿余元,极大提升了贫困地区办学水平。其中“全面改薄”完成投资2.9亿元,校舍建设类项目完工314个、完工面积40.4万平方米。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和    学前教育项目170个全部完工,建设面积8.9万平方米,投入0.5亿元。 
     
    在城区,最有生机的地方是学校。近年来,新建、改扩建城区公办学校14所,征地33.6万平方米,新建校舍23.4万平方米,投入5.73亿元,目前投入使用9所,仅今年秋期有四校三园投入,提供学位约1.2万个。 
     
    善谋者胜,远谋者兴。2016年,在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基础上,区委、区政府高瞻远瞩,乘势而上,在全区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提升工程三年行动计划。推进“126”工程和六大示范校创建,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打造校园文化,推进师德建设,强化学校管理,深化课改,丰富课余活动。近年来,区政府拨专款2000余万元,用于全区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提升工程奖励资金。全区教研教改氛围浓厚,各类活动精彩纷呈,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升。 
                             
                                    从“好好学”到“学得好”是全区学子的心声 
    家住孙岗镇青龙村的小丽(化名),今年毛坦厂中学应届毕业,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始终写在脸上,很难想象,她有个不幸的家庭,父母双亡,一直和70多岁年老体弱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女孩心思缜密、逻辑性强,在学校,因家庭困难,学校几乎免除了所有费用,每学期还享受国家助学金和校内资助,在家里,就像小大人,忙做家务,挑起了生活的重担。帮扶人雷老师对她格外关心,说孩子争气,高考考了600分,“她想学医,造福更多的人……”所以选择上安徽医科大学八年本硕连读。大学通知书来后,正为7000多元的学费犯愁时,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好心人资助她每学期5000元,一次性打了一万元,雷老师又帮她办理了生源地助学贷款5000元,上学期间,政府贴息。又购置了行李箱和生活必需品,9月9日开学时,准备送她去学校。感谢雷老师、感谢好心人,从生活到学习,从关心到成长,想得太周到了,我唯有好好学习,将来帮助更多的人,就是对所有好心人最好的回报,小丽坚定地说。 
    
    范文祥同学家住施桥镇马安山村,2018年毛坦厂中学应届毕业生。三年前其父突发脑溢血,虽竭尽全力救治,但落下终生残疾,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家庭的天平塌了,范文祥一直萎靡不振,村干部上门了,根据民主评议,该户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学校老师上门了,给范文祥鼓劲三年学费全免,还补助每月200元生活费,孩子母亲如有可能,可到学校做寝室管理员……三年的高中生活是困苦而又漫长的,多少个挑灯夜读的夜晚、多少次学习上跌倒又爬起来,记不清了,范文祥同学逆境中奋发、艰苦中自砺,今年高考考了698分的好成绩(全市理科第二名,安徽省24名),被清华大学录取。得知大学录取后,施桥镇党委政府、镇中心学校、陈家河学校适时慰问走访范文祥同学,送去笔记本电脑、衣服、慰问金等,并看望了仍在康复中的父亲。该生父亲说不是党委政府的关心,学校、老师在生活上、学习上严厉要求,孩子不可能成长起来,即要成才也要成人,造福更多的人,不然有愧良心。 
    
     近年来,每年金安区约有5000学生上大学,其中建档立卡户学生近1000人,从“好好学”到“学得好”,寒门学子的大学梦正变成现实。据不完全统计,我省平均每20个人上大学就有1个是从金安区考取的。 
                                           
                                                  精准资助断“穷路” 
    
    “再难,也要把孩子的书念出来,书念出来了,全家就更有指望了”,家住金安区张店镇左大桥村红星组的小明(化名)爷爷说,孙子今年高考考了415分,目前在金安中学复学。走访中得知,小明爷爷十年前得胃癌,现在保守治疗,为了给孩子创造好的生活环境,在毛坦厂给孙子陪读,家里主要靠政府资助和收废品维持生活。小明父母智力低下,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家里,镇村对该户格外关照,产业发展、教育资助、低保兜底政策应享尽享,像帮干农活、买东买西的,村干部和邻居应帮尽帮。在学校,他优先享受教育资助:每学期开学可直接免除学费700元,领到国家助学金1500元和校内资助350元。该生原班主任叶老师说,像小明这样的建档立卡户班上有11个,在校主要是生活费开支,班级就像个大家庭,老师和同学们也格外关心他们,从在食堂帮助打饭冲水,到学习上解疑释难,小明只要改进方法,明年一本是很有希望的。我们一直关注这群孩子的。  
    
     2017年以来,金安区累计拨付0.6亿元,扎实推动各项资助政策落实,受益学生达2.6万余人次,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失学。实行幼儿资助提标,义务、高中、中职段扩面,高等教育段贷款扩面至需贷尽贷。建档立卡户义务段上学不花钱,还能享受生活补助。教师进村入户摸底,“面对面、点对点”到对象户家开展帮扶工作,拍摄教育扶贫专题片、发放宣传单、唱响扶贫歌曲,采取“小手拉大手”强化宣传效果,对建档立卡户子女采取教师结对帮扶全覆盖,在学习上,给予更多关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方法,多方面全方位锻炼能力;在生活上,培养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种下红色基因;在品行上,开展励志教育,培养胸怀全局,拼搏进取的品质;在心理上,开展心理疏导,培养人穷志不穷,敢担当、奋发有为的正能量。教师包保从政策宣传、核查兑现情况、贫困户口述、到群众满意度实现一站式服务解决。 
    
    从控辍保学到学生资助,从进村入户到促膝谈心,从帮扶到结亲,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好好学”到“学得好”,凝聚了无数金安教育人的心血,下一步,金安教育人将攻坚克难,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张 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