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安新闻网投稿邮箱:jaxww1292@163.com
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中心 > 金安要闻
给钱给物不如给技术——金安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侧记
字体【 】  编辑日期:2018/10/16  来源:皖西日报  编辑:网站编辑    阅读次数:次  [ 关 闭 ]
    对金安区葡萄种植户来说,9月7日是个“好日子”。这天,金安葡萄协会请国家级葡萄种植专家雷志强前来传授葡萄植保和推广技术,100人的会议室一下坐进140多位来自各乡镇从事葡萄种植的农民,来迟的站在走廊上“隔窗聆听”。三十铺镇史祠村郝卫东说:“这样的场景几十年没见过了。”课后,专家还向大家发了“专家联系卡”——授课教师姓名、职务、专业领域和电话号码一目了然。椿树镇村民李国宝听完专家授课受益匪浅,激动地说:“振兴乡村,给钱给物不如给技术。”

  2016年以来,金安区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提升农民综合素质、职业技能和创业发展能力为核心,着力推进教育培训,大力培养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累计培训农民3000多人,许多农民因此掌握了脱贫致富技能。

  金安区地处江淮分水岭,农业是该区主导产业。眼下贫困人口2万多人,如何实现脱贫、怎样巩固脱贫成果,是摆在区委和区政府面前的紧要课题。“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把提升农民素质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环节。”该区农委主任胡琦介绍,结合金安乡村振兴方略,区各涉农机构面向全区符合新型职业农民遴选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精准技能培训。农民“点菜”,政府“买菜”,专家“烹饪”是该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最大特色。“老百姓需要什么,我们就开设什么专业。为不误农时,我们还坚持把培训班办到村,开展‘送教下乡’。”胡琦说,在“送教下乡”前,相关部门给村民发放培训“菜单”,内容包括种植类、养殖类、技工类和服务类等专业知识,老百姓“点菜”后再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前往授课。这种“订单式培训”切合群众需求,受到广大村民热烈欢迎。

  施桥镇圆梦种植合作社的杨齐谈及今年春季区农委请省农科院专家“培训进村”的情景,依然难掩兴奋之情,“实在是太火了!有150多人参加,村里的会议室都坐不下了,连走廊上都挤满了人。”理论课之后,课堂转移到了桃园,在山坡上开展生动活泼的现场教学,村民围着老师面对面请教桃树如何修剪疏果、病虫害怎样防治等实用知识。

  杨齐说:“金安脆桃是村里最重要的脱贫产业,经过培训,今年全村桃产量和质量都有很大提高,在脆桃市场波动较大情况下,我们村产出的桃品与去年相比,售价仍有所上升,大家脱贫更有指望啦!”

  位于金安区北部的马头镇近两年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为解决专业合作社劳务人员的技术,该镇每年组织当地贫困户参加由镇举办的“技能培训”,受益村民300多人。在该镇镇长吴昌军看来,“这种培训让贫困户学到了增收技能,比单纯给钱给物更有价值;培训还宣讲了政策,有利于基层干部更好地开展工作。”

  马头镇安徽晶鑫葡萄理事长王虎说:“以前村民只懂得种田,却不知道怎样种特色农业,区里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懂得特色农业的农民越来越多,培训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家。晶鑫葡萄园今年扩大种植面积100亩,需要更多的人手来帮工,增加了大家的收入,让老百姓掌握真本事比给点钱物要管用!”(皖西日报记者 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