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安新闻网投稿邮箱:jaxww1292@163.com
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化广角 > 文化活动
伞巷情缘:大红袍油纸伞制作技艺
字体【 】  编辑日期:2020/6/12  来源:六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  编辑:网站编辑    阅读次数:次  [ 关 闭 ]
   安徽六安的山水间,深藏着一个别样风情的明清古镇毛坦厂镇。过去,这里蒿艾遍地,茅草丛生,俗称茅滩场;明朝朱元璋称帝,在此设厂,牧马抗元,逐渐形成重镇。
   毛坦厂古街的拐角处有一块牌匾“承古斋”,这就是具有百年历史的徐天元油纸伞店,店主徐修生老人今年80高龄,手工制作油纸伞已有60多年。老人14岁学徒做伞,一直坚持手工制作工艺,守住祖辈的这份老手艺。
      

  伞,因情而生。南宋《玉屑》一书记载,春秋时期,鲁班妻子云氏,目睹丈夫在风雨中劳作,受路边凉亭启发,“劈竹为条,蒙以兽皮,收拢如棍,张开如盖”,就发明了伞。东汉末年出现了油纸伞,逐渐演化成多子多福、美满团圆、恩爱百年、平安吉祥、金榜题名等文化蕴含。或许正是因为油纸伞包含着人世情缘,徐修生老人也在用一生的情感坚守着。

       

  传统油纸伞制作工艺分为选竹、锯竹、刮青、平头、劈骨、锯槽、削骨、排伞骨、装柄、穿伞、糊伞等,工序有100多道。制作工序复杂繁琐,但使用的工具却简单特殊,刀子、剪子、钻子……形式各异的工具中,我们唯独没有发现尺子。

  油纸伞所有原料均源于自然,生态环保。伞骨选用3到5年以上优质毛竹,茎直节少,韧性大,弹力强,能防霉、防烂、防蛀。备用的毛竹如果被风干,需要在水中浸泡几天才能使用。   

  伞骨分为长骨和短骨,长骨也叫批子,支撑伞面。短骨又叫衬子,撑起长骨。短骨大约有长骨的一半长,两者的制作工序几乎一致。伞骨的制作决定伞的质量好坏。

  伞骨制作好后,就要锯槽加工,将竹子拼接在一起。先对好横线,然后再对齐斜线,这样伞骨顺序不乱,保证伞收拢整齐。理好顺序后就进行钻眼和穿线工序。
      
  六安油纸伞工艺是从安徽宿松、太湖、广德等地传入,准确年限已经无法考证。幽深的老街,不知曾经有多少位丁香般的姑娘,盛开一抹鲜红的油纸伞,漫步在悠长的青石板古巷。

  手柄、木顶和伞托,选用的木料是岩桐树和杉木树。这些配件制作好后,需要在水里泡制,让木头里的胶质溶于水,晾干后就不会出现开裂现象。

      

  伞杆的制作关键在于选材,需要选用竹身细长、材质柔韧、富于弹性、不易折断的竹子。
  油纸伞中最小的部件是跳子,支撑整个伞骨和伞面的重量。
  伞的基本配件准备齐全,接下来就是最考验工匠技艺的一道工序——组装。这道工序包括卡批子、抽线和穿连三部分。
  批子与衬子相互支撑构成伞的基本骨架,油纸伞的大小,决定了批子和衬子的数量,也决定了油纸伞的工艺复杂性。数量越多,后期穿线难度也就越大,但穿出来的效果也越好看。

        

  这些配件组装成伞架后,一把伞的雏形基本出来了。接下来就是网伞工序。批子缠五道线以上,这是固定批子间距,同时也为后面糊伞工序做准备。

  糊伞用的是皮纸,桑树皮纸为最好,用红色染料给皮纸上色。这些染料不是化学用料,而是用当地人叫做野柿子的丁香树果实泡制而成的浆汁。丁香柿子未成熟时候采集回来,清洗捣碎,泡在大水缸里,几十天后,红色汁水有了黏性。给皮纸上色之前,还需要用手测试一下染料的黏度。

  丁香树,民间还流传着一段书生与姑娘“生死对”的凄美爱情故事,或许,这就是文人喜欢用丁香染色的油纸伞描写姑娘、爱情和幽怨的原因。

  皮纸上色后,把扇形条块拼接,这就是糊伞工序。为了油纸伞染成大红色,需要重复几次刷染料。
  中国文化的红色代表吉祥如意,又可以避邪,所以传统习俗里,新娘下轿时,用红色油纸伞遮挡头部以作避邪;妇女分娩时,将油纸伞挂在床头以保平安;
      
  伞糊好之后,要求在阴暗通风的地方慢慢晾晒,晾干后再上桐油。桐油在常温情况下,可以直接使用,温度较低时,需要加点石灰。桐油是用纯天然的桐籽榨取熬制而成,雨水淋湿后,能形成天然“包浆”效果,可以防湿防腐,还能增强伞面的柔韧性。
  最后工序就是绕线,颜色各异的丝线在衬子之间穿梭缠绕,油纸伞变得更加实用和美观。油纸伞就这样制作完成了,放在阴影处晾干便可使用。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油纸伞,散发着浓浓桐油香味,充满着文化气息,述说着世事变迁。一把油纸伞就是一个故事、一段人生、一种情怀。(文/李方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