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安新闻网投稿邮箱:jaxww1292@163.com
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化广角 > 文化活动
【书香机关】人间英雄气 驰骋天地间
字体【 】  编辑日期:2022/7/1  来源:区检察院  编辑:网站编辑    阅读次数:次  [ 关 闭 ]
   《三国演义》这部小说,是我在孩提时期开始接触,初读时似懂非懂,但非常喜欢看蜀国的篇章,桃园三结义、赵子龙七进七出、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等,无论是在文学作品里,还是影视作品里,我都比较喜欢刘备,喜欢蜀国,喜欢“五虎上将”。

   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观看易中天先生的《百家讲坛评三国》,我发现我更欣赏曹操了,觉得曹操是一个为成大事不拘小节的人,又有才气,那时候的刘备在我眼里变成了一个经常哭的伪君子,是没有英雄气概的。2018年的一个偶然机会,我去了一趟成都武侯祠,然后再回过来看《三国》,才突然间发现我更喜欢刘备了,或者更深层的说是敬佩。经历了社会的洗礼,经历了别人的闲言碎语,白眼嘲笑,我才发现刘备并不是伪君子。所谓伪君子,不过是我自己做不到他那样,所以内心下意识的想否定他罢了。

   刘备,一个屡战屡败,又屡败屡战的人,一个真正的英雄。刘备白手起家,一生都在为“光复汉室”这个希望渺茫的梦想征战沙场,我们可以把他看成是三国时期最为重要的线索人物,他的桃园结义充满了理想主义色彩,成为了全书开启群雄逐鹿的标志性事件,也为蜀汉的理想主义路线定下了基调。这种悲壮的英雄气概历经了三代人,延续数十年,直到最后的三家分晋,可以说是伴随全书始终。有人说他是运气非常的幸运儿,有人说他是能力超强的天命人,有人说他是伪君子,也有人赞他为大英雄。但是我想说,三国那样的乱世能有刘备这样的人是乱世之大幸,三国之大幸。

   《三国演义》中最为让我感慨的场景无非是荆州刘琮降曹,刘备知道曹操好屠城,滥杀无辜,携百姓同行,因为部队行进速度太慢,最终在长坂坡被曹魏追上大败,拥众数万,日行十余里逃走,这是没上过战场的人都能看出来的兵家大忌,也是蜀汉理想主义的真实写照。小说中如果说刘备在开场中就树立了在乱世“复兴汉室”的理想大旗,那么携民渡江的桥段就是这次理想最好的效验。相比较有多次屠城记录,甚至拿人肉当干粮的曹魏军,刘备树立的“安民”理想几乎贯穿了蜀汉集团施政的始终。历史上的刘备说:“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令人归吾,吾何忍弃去!”

   每每读到白帝城托孤,甚为感慨,刘备临终前为刘禅留下的话不是什么天子权谋、帝王心术,而是那句流传千古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时间拨回当年,黄权不得以投降曹魏后,刘备竟然亲口说是自己对不起黄权,还派人厚待黄权家人。和东吴孙权对待张昭,曹丕对待于禁的种种行径相比,汉家天子的威严何在。所以我想明白了,这就是刘备当年在桃园结义的一腔热血,他以赤子般的诚恳感染了那个黑暗年代同样抱有理想的一群人。如同黄权投降曹魏后,蜀汉境内并未对黄权家人进行报复,后来,邓艾钟会灭蜀时,黄权的儿子黄崇甚至在绵竹关为蜀汉尽忠,刘备就是我心目中的白月光。

   

   东汉末年的刘备,那个用毕生坚持信念的理想主义者形象,早已随着《三国志》和《三国演义》深入人心,儿时我喜欢玄德,少时我憧憬孟德,如今我仰望昭烈帝。

   

   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当之无愧。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历史的天空闪烁几颗星,人间一股英雄气,再驰骋纵横。(黄长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