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安新闻网投稿邮箱:jaxww1292@163.com
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看金安
11月1日《安徽日报》:生态养鹅促增收
字体【 】  编辑日期:2023/11/1  来源:安徽日报  编辑:网站编辑    阅读次数:次  [ 关 闭 ]

   近日,记者来到六安市金安区张店镇从全村金氏祠村民组,远远就听到一阵阵高昂的鹅鸣声。


   在该村白鹅养殖基地内,饲养员带着高丹草进入基地,上千只白鹅便围拢过来,争抢绿油油的高丹草,一派热闹的景象。


   “白鹅养殖是我们从全村的村级集体经济产业,今年养了1000多只皖西白鹅,9月底就可以陆续出栏。皖西白鹅今年行情不错,越到年底,价格越高。这些白鹅保底能给村集体每年带来30多万元收入。”养殖基地负责人、从全村党支部书记徐军告诉记者。


   山清水秀一直以来都是张店镇的一张名片,在这样的环境下养鹅,对于生态环保要求很严格。徐军告诉记者,白鹅养殖基地今年引进了一整套生态循环的养殖系统。该基地建起了蓄污储粪池,每天都会将白鹅产生的粪便收集纳入其中,发酵之后是上好的有机肥料。在养殖基地外,便是十几亩高丹草种植基地。


   “我们村发展白鹅产业已经有5年了,今年通过升级改造后,形成了一套‘草—鹅—粪—肥—草’生态循环养殖系统,既保护了周边生态环境,也降低了养殖成本,提高了养殖水平。”徐军说。


   在该镇塔山寺村,漫山遍野种植着桃树,这里的塔山寺水蜜桃是金安区桃产业的“皇冠产品”。在塔山寺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基地里,桃树下随处可见成群结队的白鹅,啃食着树下的野草。


   “今年4月,我在20亩桃园里散养了400多只皖西白鹅。鹅吃野草和自然掉落的废果,鹅粪则是很好的有机肥料。林下养鹅减少了饲料、肥料成本,桃林里的白鹅也是我们村的一道风景。”基地负责人张彬说。


   “近年来,张店镇积极尝试利用生态循环、林下养殖等多种方式发展白鹅养殖产业,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下一步,我们将尝试在更多村子推广白鹅产业,让皖西白鹅成为村民致富的‘金山银山’。”张店镇副镇长孙辉告诉记者。(本报记者 袁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