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安新闻网投稿邮箱:jaxww1292@163.com
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看金安
11月8日《安徽日报》:六安:守护“非遗” 赓续文脉
字体【 】  编辑日期:2023/11/8  来源:安徽日报  编辑:网站编辑    阅读次数:次  [ 关 闭 ]

   六安,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北麓,素称“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皖西儿女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通过口传心授、世代延续,留下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遗,对于赓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六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提升非遗保护利用水平,切实增强非遗的生命力和传承力。


翁墩剪纸



徐圣年向孩子们展示翁墩剪纸技艺。


   一张纸,一把剪刀,数十年的坚守,用剪纸记录生活、承载文化、表达喜悦、寄托情感、讲述故事。


   翁墩剪纸省级非遗传承人徐圣年一边演示一边介绍:“剪纸的每一道工序都需要精工细作。将纸张折叠后能剪出重复的图案,剪出的效果取决于折叠的次数和角度。如果内容简单,采用传统的创作技法,在单色剪纸上用剪刀铰出。如果内容较为复杂,则需要采用先勾图、后剪裁的方法。”


   在创作题材上,翁墩剪纸就地取材,春联、福字、窗花等都带有浓厚的地方民俗特色,也深刻体现了江淮文化的特点。随着时代发展,翁墩剪纸逐渐与新时代的文化元素和理念融合,创作题材更加丰富。


   为了更好地传承剪纸艺术,徐圣年将剪纸艺术与现代生活紧密融合,广大农村地区喜庆场合经常可以看到他的作品。他常年在当地中小学开设剪纸课堂,义务为中小学生讲解剪纸技艺,激发中小学生对非遗的兴趣,成为非遗的传承者和守护者。为了促进翁墩剪纸传承发展,当地政府也采取了多项措施,不仅成功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还成立了“徐圣年剪纸工作室”,建成翁墩剪纸杨公村非遗传承体验中心,成为翁墩剪纸对外宣传的窗口。
    

四弦书


   

在霍山县,四弦书走进学校,孩子们也学起了老唱腔。


   在霍山县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公园广场、田间地头,经常能听到用四弦书宣讲国家政策、歌颂家乡英雄、传唱身边故事,圆润清丽的唱腔既引导了文明新风尚,又能让广大群众记得住、听得懂。


   四弦书是在汲取皖西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曲种,至今已有150多年历史。它以精妙的演奏技巧、多种形式的唱腔运用以及丰富的板式节奏变化,在民间曲艺中独树一帜。四弦书因其主要伴奏乐器四胡有四根弦而得名,最初演唱的是皖西民间小调,后形成“乐白调”,并由此衍生出“乐调”“白调”“欢乐调”“愤乐调”等曲牌,又吸收了坠琴的演奏技巧,遂成型。


   2007年,四弦书入选六安市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0年入选安徽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四弦书如今已成为霍山县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曲艺形式,在宣讲党的创新理论、讲好霍山故事、传播霍山好声音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非遗传承人指导孩子们竹编技巧,传统技艺后继有人。


  

国家级非遗皖西庐剧走进社区,培养“小小传承人”。


   

六安大鼓书依然在市井之间传唱。



   大红袍油纸伞


   

徐晓苗正在制作大红袍油纸伞。


   六安市金安区毛坦厂镇老街,一家小店门口摆放的鲜红的大红袍油纸伞总能引来游客拍照打卡。小店已有百年历史,名为“徐天元伞店”,传自祖上三代。


   “80后”大红袍油纸伞省级非遗传承人徐晓苗介绍:“我和妻子两个人,两三天才能做出一把伞,买的人不算多,但本地婚丧嫁娶少不了它。对于生活在当地山区的群众来说,出生、结婚、生子、离世,人生中的这四个重大时刻,都离不开这柄大红伞。”


   大红袍油纸伞纯手工制作,材料选取优质毛竹、皮纸和桐油,浑身上下没有一片金属和塑料构件,从锯竹、刮青、平头、劈骨,再到装柄、穿伞、糊伞,共计100多道工序。所用工具是特制的各种型号的刀锯和钻子,用它们把一根根竹条拼装成一把开合自如的大红伞。


   2017年,“大红袍油纸伞制作技艺”入选安徽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9年起,六安市毛坦厂中学因地制宜,引入大红袍油纸伞制作技艺,作为第二课堂学习内容,设置了专门的非遗教室,邀请代表性传承人定期授课,增进学生对非遗的了解,提升他们对非遗的保护意识。

   

六安黄大茶


   

陈全福向茶农传授黄大茶制作技艺。

   

   六安黄大茶被当地人称为老火茶,在六安地区已经传承了400余年,2022年入选安徽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风景宜人的东河口镇黄泥咀村是六安市金安区黄大茶的主产区之一。该村的六安黄大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陈全福介绍,晚清时期他的曾祖父陈良根传承制作六安黄大茶,此后经陈氏家族传承发展至今。六安黄大茶要等到夏秋之间才开始采摘炒制,经过采摘、摊晾、炒茶杀青、揉形等环节后,炭火烘至六七成干的时候,对黄大茶进行堆积,在闷黄达到一定程度后,再烘中火,然后再拉老火。经过老火萃炼后,黄大茶才最终制成,这是黄大茶被称为老火茶的缘由。


   为了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火起来”,陈全福带领周边村民种植茶树、制作黄大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变成增收致富的资产。他还牵手金安文旅山水画廊直播基地,通过电商直播、农旅融合、非遗工坊、智慧农业等新业态融合跨界,积极创新用数字经济为传统文化赋能,将传承数百载的六安黄大茶的文化内涵、六安黄大茶的品牌进行宣传和发扬,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黄大茶文化。

   

霍邱柳编


   

外国采购商正在挑选霍邱柳编产品。


   霍邱柳编历史悠久,始于周朝,兴于明清,是淮河流域特有的杞柳编制产品。上世纪70年代,柳编产业在霍邱日渐兴旺。霍邱柳编品种繁多,造型精美,工艺精湛,远销英、美、日、法、德等国家,具有重要的经济与文化价值。


   霍邱柳编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潘同利,自幼热爱工艺柳编,拜闻名淮河两岸的柳编老艺人郑德运为师,发展工艺编织。30多年来,他把编织技术与绘画及造型艺术相结合,研发优秀产品3000多类、近3万种。


   霍邱柳编2011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柳编特色产业现已成为霍邱农村的重要产业之一,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六安市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工作方针,坚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理念,致力于拉近非遗与现代生活的距离,不断探索非遗保护的新方法、新路子,积极推进非遗保护传承。目前全市拥有人类非遗项目1项、国家级非遗项目5项、省级非遗项目24项、市级非遗项目38项、县区级非遗项目227项。现有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19人,包括国家级5人、省级30人、市级84人;现有省级非遗传承基地5个、市级非遗传承基地22个。市县各级文旅部门、项目保护单位、代表性传承人、传习基地构成的非遗保护网络基本形成。


   此外,六安市积极争取国家级、省级专项资金用于非遗项目保护传承,同时加强市本级扶持力度,对市级濒危项目扶持基本实现全覆盖,帮助传承人保护传承非遗项目。通过组织非遗特色主题展演展示,用好各类旅游宣传推介平台,举办“800公里大别山风景道上的非遗之旅”品牌系列活动,六安非遗项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促进了非遗项目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非遗传承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本版文图由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六安市文化和旅游局提供